时间:2023-05-28 07:15:04 | 浏览:197
继高瓴“清仓式”减持之后,又有“忠粉”要退场。5月17日,良品铺子公告称,公司股东达永有限因自身资金需求,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40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值得注意的是,达永有限归属著名风投机构今日资本,最早在2010年就成为良品铺子的股东,和良品铺子已有12年交情。12年的“老朋友”都要减持,曾经的“零食第一股”究竟怎么了?未来应该怎么做?
挣钱能力变弱
大股东们选择清仓退出,归根到底还是良品铺子的挣钱能力变弱。
上市之前,良品铺子的业绩可谓是跳跃式增长。2016年-2019年间,其营收从42.89亿元上涨至77.15亿元,净利润从0.98亿元上涨至3.4亿元,实现跳跃式增长。
但上市第一年,良品铺子的业绩增长便有触顶趋势。2020年实现营收78.94亿元,同比增长仅2.32%;实现归属净利润3.436亿元,同比增长仅0.95%。
到了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93.24亿元,同比增长18.11%;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18.06%,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虽然2022年,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尤其是归母净利润为3.35亿元,同比增长19.16%,但这笔增长背后其实是掺杂了“水分”的。
一方面,2022年良品铺子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高达1.63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高达 37.19%。若剔除政府补助金额,良品铺子2022年的净利润仅为2.09亿元,几乎与2021年持平。
另一方面,2021年同期良品铺子的净利润仅为2.82 亿元,基数较低。同时,良品铺子虽在2022年营收创出历史新高,但其营收增速也在明显放缓。2021年,该公司营收增速为18.11%,可2022年营收增速仅为1.24%。
进入2023年,良品铺子又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窘境。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23.85亿元,同比下降18.94%;实现归属净利润1.487亿元,同比增长59.78%。
众所周知,此前众多机构争相“追捧”,或是看上其周期属性相对较弱,经营业绩不太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
而现如今,良品铺子却呈现出业绩下滑、增利不增收的局面,这种飘忽不定的赚钱能力与其消费股属性相悖,自然不能让投资人为之信服。
“高端”不起来
而至于良品铺子为何会陷入越来越不赚钱的怪圈中,或与其“高端零食”的定位有关。
不可否认的是,休闲零食赛道的市场前景不可限量。但相比于其他消费品而言,休闲零食的企业要面临更为多化的产品、更快速的市场变化及更大的市场竞争,同时还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
而为了在休闲零食江湖杀出一条血路,良品铺子将“高端零食”作为其战略发展方向,视为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抓手,这也无可厚非。但高端化这条路并不好走,良品铺子似乎在“高端化”的迷雾中迷失了自己。
熟悉良品铺子的人都知道,这家公司并没有自己的工厂,一直走的是“代工+贴牌”的模式。简言之就是,代工厂生产,贴上我的品牌,我来销售。
这种模式下,公司对食品供应链的把控能力较弱,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中没有任何一个小的疏漏,都可能引起食品变质。而良品铺子旗下有千种产品,根本看不过来,于是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良品铺子的一大弊病。
近年来良品铺子频现食品安全问题,食品过期、漏油、发霉等问题屡见不鲜。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良品铺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投诉量高达1000多条,这些都显得良品铺子的“高端定位”有几分尴尬。
其次,良品铺子对产品的研发投入也很难深入。2020 年 -2022 年间,良品铺子研发费用分别为 3371.7 万元、3966.56 万元、5055 万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均不到 0.6%。这样的研发投入,却喊着“高端产品”的口号,恐不能令人信服。
虽然在研发生产环节极力压低成本,但是良品铺子在花钱打广告方面却毫不手软。2020年-2022年,良品铺子销售费用分别为12.88亿元、16.72亿元、17.56亿元,这也让良品铺子被投资者所“诟病”。
更重要的是,休闲零食本身就不是国民生活的必需品,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产品包装有多华丽,只有性价比高、产品实惠的,牢牢抓住味觉,大家才会去购买。
目前国内大部分休闲食品企业的市占率都是个位数,而良品铺子高端品牌定位的提出,无疑会导致早前已经积累的稳定用户群体开始流失。
如此来看,良品铺子要实现“高端零食”定位显然不容易,这或是促使众多机构减持的原因。
前路几何?
事实上,良品铺子所面临的,也是整个零食行业的困境。如三只松鼠也陷入了业绩困境,2022年实现收入72.93亿元,同比下降25.35%;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下降68.61%。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的休闲零食领域,生产企业呈现“小而散”的局面,“注重营销端、忽视生产端”的问题普遍存在。
未来,我国休闲食品产业需要加强对生产端的关注度,并加大研发投入。随着零食行业竞争加剧,谁在组织能力、经营方式、管理机制上先人一步,谁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尽管零食行业的高端化才刚刚开始,但其意义不应被低估。而良品铺子最核心的问题在产品本身的研发和创新上,但它们相关的研发投入并不大。从增量竞争时代到存量竞争时代,产品层面还是要做强创新。
整体上看,休闲零售食品行业未来发展的空间依然存在,只是要比过去更加艰难。随着昔日的金主抽身而去,良品铺子发展的阵痛将纷至沓来。
对于良品铺子来说,在低门槛的零食江湖,建立起真正的高端品牌护城河,才是价值脱颖而出的希望。
5月17日晚,良品铺子发布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未来6个月内,公司股东达永有限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4,060,000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达永有限归属于著名风投机构今日资本,当前达永
你买过良品铺子或者三只松鼠吗,最爱吃它们家哪款零食?想必很多人会说:提起三只松鼠就会想到坚果,而对于良品铺子基本没什么鲜明印象,吃过就忘。良品铺子的崛起早于三只松鼠,但如今不管是产品突围还是品牌定位,均已败给后者。从3月21日披露的年报来看
5月19日,休闲零食上市公司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称,高瓴系资本对公司的减持计划时间届满,其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约224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 0.56%,减持总金额约7316.51万元。就在前一天,良品铺子第
良品铺子的猪肉脯只采用猪后腿的四块肉。“1+1+1>3”,16岁的良品铺子一直追寻着这道不等式的最佳解法。一袋小小的零嘴,怎样反向整合一二三产业,并激发出最大价值?不等式的左边,良品铺子填写的答案是“寻味+创新+融合”。16年间,高端
继高瓴“清仓式”减持之后,又有“忠粉”要退场。5月17日,良品铺子公告称,公司股东达永有限因自身资金需求,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40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值得注意的是,达永有限归属著名风投机构今日资本,最早在2010年就成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在良品铺子业绩持续下滑的阴影之下,高瓴资本的减持步伐明显加快。11月20日下午,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高瓴系股东拟进一步减持公司股份。珠海高瓴天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HH LPPZ(H
11月20日,良品铺子公告称高瓴系计划减持不超2229万股公司股份,即总股本的5.56%,几乎是清仓撤退。高瓴资本清仓,或与良品铺子业绩持续不佳有关。2021年,良品铺子实现营收93.24亿,同比增长18.11%;净利润2.815亿,同比下
良品铺子5月19日公告,公司于当日收到珠海高瓴天达投资中心、HH LPPZ(HK)Holdings Limited、宁波高瓴智远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系一致行动人(以下合称“减持股东”)的《减持计划实施结果告知函》,因2023年5月20日、21日
11月21日,良品铺子午后一度上演准“地天板”。截至发稿,该股涨逾6%,报37.63元,振幅19.98%。11月20日晚间,良品铺子公告,高瓴系旗下的三家投资公司拟以竞价交易的方式,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2229万股,即总股本的5.56%
文:向善财经 作者:刘能在继良品铺子被大股东高瓴资本清仓式减持后,12月11日晚,另一家零食巨头三只松鼠发布公告称,持股5%以上股东NICEGROWTH LIMITED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合计减持不超2403万股,即不超公司总股本的
【良品铺子:股东拟减持不超7.5%股份】财联社5月17日电,良品铺子公告,持股30.30%的股东达永有限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合计持股3.93%的股东汉亮奇好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
5月17日晚间,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股东减持公告,称公司股东达永有限公司(下称达永有限)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40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同时,另一股东宁波汉亮奇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宁
实习记者 | 冯雨晨5月17日晚,良品铺子(603719.SH)公告两则股东减持消息,合计减持比例不超7.5%。当日交易时间,良品铺子现三笔大宗交易。具体来看,良品铺子的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公司计划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
5月17日,良品铺子发布了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东宁波汉亮奇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汉林致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汉宁倍好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宁波汉良佳好投资管理合
记者 | 胡颖君上市公司半年报已经收官,高瓴资本二季度持仓动向也悉数浮出水面。界面新闻记者根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二季度末,高瓴资本以及旗下子公司出现在16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数量达8.4亿股,期末持仓市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