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 15:23:03 | 浏览:57
作者丨Eastland 虎嗅研究总监 来源丨虎嗅APP
原文链接:良品铺子闯关
2018年12月28日,良品铺子再次向证监会报送《招股说明书》,顺利的话2019年将登上A股市场。
2010年,从线下起家。到2018年6月末已有近2000家门店,同时线上收入占比接近50%。良品铺子走过一条与苏宁相似的路径。
01
“资本驱动”言过其实
2010年8月4日 ,杨红春、杨银芬等7位股东出资设立湖北“良品有限”,注册资金4000万。2010年末,良品铺子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持股29%的“外方”由创始人在香港设立。
2015年4月,良品有限开始搭建“红筹架构”,准备到香港上市。2015年5月,由徐新牵头的投资人以合共3亿元对价(其中1.5亿为创始团队卖股套现)获得拟上市主体——开曼良品9.75%股权,投后估值30亿。
2016年,良品“跟风”拆除红筹架构。开曼良品以1元钱对价将各BVI公司所持有的良品有限合共57.95%股权转让给由创始团队设立的8家境内持股平台。开曼良品仍然持有良品有限42.05%股权。创始人、徐新分别持有开曼良品76.82%、23.19%股权,按照这个比例双方所持良品有限股权分别为33%和9.75%。
2017年9月,高瓴资本以5.05亿人民币从开曼有限(通过“达永有限”间接持股)和“宁波军龙”(创始股东——顾青、梁新科分别持有80%、20%)合共获8.42%股权,良品有限投后估值60亿。
2017年11月10日,良品有限整体变更为良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42亿元。
2017年12月,高瓴资本再投3.158亿,获得5%股权。良品股份注册资本增至3.6亿元,投后估值63亿。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良品股份股权架构演变成这样:宁波汉意41.55%(杨红春等创始人持有内资股权),创始人持有外资股29.77%(通过开曼良品间接持有),高领13%(其中5%属于外资),徐新3.98%(通过开曼良品间接持有),创始人及骨干员工内资股11.7%(通过6家内资公司持有)。
良品铺子不同于盲目烧钱的创业公司,资本始终是配角。引入今日资本、搭红筹架构;拆除红筹架构,引入高领资本。这两轮融资力求达到四个效果:
首先是“找老司机带路”,让资本玩家认购些股票他们才有积极性;
其次是资本运营方面的技术性需求,比如内资转外资时必须有一大笔外汇从境外打进来;
再次才是满足运营及扩张需求;
最后,创始人还陆续套了几笔现金,不论是提高生活品质还是投入其它领域都是合理需求。
有媒体认为良品铺子上市是“今日资本急于套现”。徐新当然希望早日套现,但4%的股权不足以左右大局。
说“资本驱动”的媒体有可能是没有看清良品铺子的股权结构,以为“今日资本通过达永有限持有33.75%股权”。
02
“不择手段”卖零食
a.什么好吃卖什么
良品铺子主营休闲零食,什么好吃卖什么,有上千个品种,分为肉类零食、坚果炒货、糖果糕点、果干果脯、素食山珍等5个大类。
2017年销售金额达53.7亿,其中肉类零食、坚果炒货、糖果糕点销售额均超过10亿。
2018年H1销售金额30.1亿,肉类、炒货、糖果三大类合计销售18.9亿,占总销售额的62.7%。
b.线下深耕华中、收缩直营
企业家多半有颗“骚动的心”,良品铺子亦不甘心“偏安”武汉,提出的口号是“深耕华中,辐射全国”。#将来说不定是“深耕中华,辐射全球”#
良品铺子线下销售收入主要来自华中,但占比明显下滑。2018年H1,线下销售收入16.6亿,其中12亿来自华中,占比72.4%;2015年,线下销售收入22.8亿,其中18.2亿来自华中,占比79.7%。
引入加盟商是连锁品牌低成本、快速扩张的重要手段。良品铺子加盟模式比较独特的地方是:
商品送到加盟店后所有权仍在总部。连锁模式下,总部发货或加盟店签收总部即确认收入的情况很普遍,良品铺子的政策比较少见,而三只松鼠没有披露;
商品售出瞬间加盟店获得所有权,下一瞬间转到消费者。严格讲,加盟店不曾有过商品所有权;
总部确认收入后提走全部货款,7~10天后向加盟商返款;
总部对商品、售价、货款实施100%的把控,门店相当于“承包国营日杂店“的职工。
加盟店要支付特许费用、垫付日常运营资金还要为总部提供的管理服务付费。
加盟店自主权小但风险也不高。良品铺子加盟模式能有效吸引有点小本钱、不愿离家太远又不想太累的“准中产”人群。加盟休闲零食店,干净、卫生、劳动强度低,收益不算高但有保障。
近些年来,良品铺子的策略就是收缩直营,大力拓展加盟店。
2015年初,良品铺子加盟店数为522家,年末增至763家;2016年末、2017年末,加盟店数分别为1263有和1358间;2018年6月末为1356家(直营门店736家)。
从2017年开始,良品铺子极大地放慢加盟店扩展速度,2018年H1甚至是负增长。料想良品铺子是在体量基本满足上市要求的情况下,对线下拓展采取了比较谨慎的策略。
尽管如此,2017年加盟店收入还是首次超过直营店,达19亿元,占线下销售收入的比例从2015年的37%提高到61%。
良品铺子还通过团购、O2O、大客户等渠道拓展线下销售。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积极、不高冷,什么渠道都可以尝试,但只有验证后才发力。
c.线上百花齐放
时至今日良品铺子线下收入仍然高于线上。线上增速先疾后缓逼近50%一线。
2015年,线下收入22.8亿,线上8.25亿、占总收入的26.5%。2018年H1,线上、线下收入分别为16.6亿、13.5亿,线上占比达44.8%。
良品铺子在线上真正做到百花齐放,不拒绝任何可能的渠道。
良品铺子将线上分为B2B、B2C两大部类。前者是良品铺子向京东自营、天猫超市、唯品会及其它线上经销商供货,后者是良品铺子到天猫、京东开旗舰店及通过良品APP向消费者销售。
良品铺子在线上以2C为主、2B为辅,全力发展2C、不拒绝2B。
2015年线上2C收入6.23亿,2B收入2.02亿、占线上销售收入的24.4%。2018年H1,2C、2B收入分别增至9.96亿、3.54亿,2B收入占比仍然只有26.2%。
既然以B2C为主,天猫旗舰店自然是良品铺子最重要的阵地。2017年,天猫旗舰店收入达12.35亿,占线上总收入的54.5%,占B2C收入的67.6%。
B2B业务是格局是京东自营和天猫超市“你追我赶”,2016年、2017年,天猫超市分别比京东自营多卖4000万、8000万。
2018年H1,天猫超市落后500万,因“双十一”在下半年,料想2018全年销售额还是天猫超市更高。
天猫旗舰店+天猫超市,来自天猫的销售收入占良品铺子线上收入的60%以上,2018年H1为64.7%。
03
“真实毛利润率”偏低
a.转型顺利的原因
良品铺子卖什么最赚钱?以前的答案是肉类零食,2017年这个品类进销差价为3.74亿。
2018年H1,最赚钱的零食首次变为坚果炒货,进销差价2.55亿,比肉类零食多赚7100万。2017年,良品铺子的商品进销差价达17.2亿,2018年H1为11.3亿。
如果看进销差价率,最赚钱的是素食山珍,2015年高达41%。2018年H1,坚果炒货差价率达41%,素食山珍滑到35%。肉类零食差价率不到30%,相对而言是最低的。
进销差价率体现了良品铺子的两大核心能力:
一是供应链管理,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压低进货价格。2015年坚果炒货赔钱,问题多半出在货源上。
二是品牌及定价策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质量让消费者放心,定价就比较主动了。想扩大销量,就让价格与竞品对齐或者稍微低一些,想增加利润就把价格定高一些。另外,除部分全渠道推广单品外,均为不同规模商品,线上、线下分别制造价格策略,单独定价。
良品铺子从单一线下转到“线上线下一体化”比苏宁顺利,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进销差价大,有腾挪空间;二是零食“非标”、消费者不便比价。
苏宁主营家电,但家电零食毛利润率已经很薄,而且生产什么款型是厂家的事。即便厂商为照顾电商,特意推出与线下不同的款型,苏宁获得的自主性、灵活性无法和良品铺子比。
b.毛利润不低
良品铺子毛利润率原在在32%以上,2017年跌破30%。2018年H1毛利润8.99亿,毛利润率29.6%。
对良品铺子来讲,毛利润是进销差价的子集。随着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升,采购成本占营收的比例逐年下降,2015年为75%,2018年H1为62%,降了13个百分点,而毛利润率却跌了3个百分点。说明采购之外的其它成本上升较快。
良品铺子毛利润率不低,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负担沉重。
在下面这张图中,代表毛利润率的蓝色折线只能勉强“淹没”代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彩色堆叠柱。再扣除财务费用、研发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最终的净利润少得可怜。
2018年H1销售收入30.3亿,净利润1.13亿,净利润率3.73%。
笔者有一个观点:企业运营必不可少的支出是成本,可花可不花的是费用,这样计算出的毛利润率才有参考价值。比如饭馆的食材是成本,发代金券的相关成本是市场费用。
良品铺子销售费用的构成,包含运杂及仓储、租赁、薪酬等三项巨额开支,2018年H1分别为1.68亿、1.05亿和6891万。此外,物料消耗、折旧摊销等费用数以千万计。只要有线下直营门店,相关支出必不可少,故应当列入营收成本,冲抵毛利润。这样一来,良品铺子的毛利润率将大幅降低。
好在良品铺子的品牌已经树立而且“大模样”比较好:线上收入逼近50%,线下加盟店数量将近直营店的2倍,沿着这条路“超做越轻”,效益会越来越好。
你买过良品铺子或者三只松鼠吗,最爱吃它们家哪款零食?想必很多人会说:提起三只松鼠就会想到坚果,而对于良品铺子基本没什么鲜明印象,吃过就忘。良品铺子的崛起早于三只松鼠,但如今不管是产品突围还是品牌定位,均已败给后者。从3月21日披露的年报来看
5月17日晚,良品铺子发布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未来6个月内,公司股东达永有限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4,060,000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达永有限归属于著名风投机构今日资本,当前达永
良品铺子的猪肉脯只采用猪后腿的四块肉。“1+1+1>3”,16岁的良品铺子一直追寻着这道不等式的最佳解法。一袋小小的零嘴,怎样反向整合一二三产业,并激发出最大价值?不等式的左边,良品铺子填写的答案是“寻味+创新+融合”。16年间,高端
追剧的时候,什么最受欢迎?是零食;孤单寂寞时,你会想到谁?是零食;外出郊游时,你最想带什么?还是零食。零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如果你喜欢零食,一定经常光顾良品铺子、盐津铺子和三只松鼠。今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
6月15日,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良品铺子2021年度质量年报》,该报告从原材料的产地选择、品质的最优选取,到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再到精细的加工工艺,全景深解析良品铺子的“良品”源头。该报告由武大质量院院长程虹领头撰写,这也是该院连
6月15日,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良品铺子2021年度质量年报》,该报告从原材料的产地选择、品质的最优选取,到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再到精细的加工工艺,全景深解析良品铺子的“良品”源头。该报告由武大质量院院长程虹领头撰写,这也是该院连
文 | 杨万里“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频频被减持,各位股民还淡定吗?之前,某知名投资机构对良品铺子进行了“清仓式”减持,一度引起市场热议。近日,又有重要股东出手了,即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公司一次拟套现超7亿元,达永有限公司背后是今日资本,这
5月19日,休闲零食上市公司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称,高瓴系资本对公司的减持计划时间届满,其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约224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 0.56%,减持总金额约7316.51万元。就在前一天,良品铺子第
继高瓴“清仓式”减持之后,又有“忠粉”要退场。5月17日,良品铺子公告称,公司股东达永有限因自身资金需求,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406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值得注意的是,达永有限归属著名风投机构今日资本,最早在2010年就成为
爱吃零食的吃货,对良品铺子一定不陌生,鸭脖、坚果、猪肉脯、芒果干,嘴馋了就去家门口的门店逛一逛,基本不会让你失望。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每年有2亿人次进店的品牌,除了能买零食,竟然还可以给顾客提供这些服务!今天就来一起盘点,良品铺子门店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在良品铺子业绩持续下滑的阴影之下,高瓴资本的减持步伐明显加快。11月20日下午,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高瓴系股东拟进一步减持公司股份。珠海高瓴天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HH LPPZ(H
新京报讯(记者王子扬)3月24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休闲食品企业良品铺子公布2022年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94.4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19.16%;主营业务毛利率27.67%,较上年同期提升0.69%。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鑫鑫,况英近期对良品铺子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良品铺子:盈利有所改善,扩张有望提速》,本报告对良品铺子给出增持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41.00元,当前股价为33.2元,预期上涨幅度为23.49%。良品铺子(603
10月17日晚间,良品铺子公告,2022年6月28日至10月14日,公司及其子公司累计获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共计7613.04万元。通过查阅半年报发现,良品铺子对政府补助有所依赖。上半年,良品铺子迎来营收、净利双增长。期内,良品铺子实
11月20日,良品铺子公告称高瓴系计划减持不超2229万股公司股份,即总股本的5.56%,几乎是清仓撤退。高瓴资本清仓,或与良品铺子业绩持续不佳有关。2021年,良品铺子实现营收93.24亿,同比增长18.11%;净利润2.815亿,同比下